你信仰的是宗教还是福音?
橡树出版之【精彩书摘】
宗教与福音这组矛盾,是老话题,但在基督徒这个群体当中凸显的问题,却愈来愈明显。我们必须在灵修时安静询问自己的心:我是不是背负着一种神圣的宗教责任在跟从耶稣,这种责任就像一个带着考核指标的项目任务,我完成的好就喜乐,我完成的不好就郁闷?我的宗教责任是不是已经取代了耶稣?我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和道德水平,还是靠的三位一体的神?带着类似问题好好阅读今天的凯勒吧!
上帝接纳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努力,还是因为耶稣所做的?“宗教”的运作原则是:“我顺服——所以上帝接纳我”。但“福音”的运作原则是:“上帝因基督所做的而接纳我——所以我顺服”。
在教会座位上相邻而坐的两个人,可能是照着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原则生活:他们都祷告,都慷慨奉献,对家庭和教会都专一而忠诚,并且也都努力地过有道德的生活;但他们却是出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,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属灵上的自我身份,而其结果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。
其中最主要的差别是在动机上。在“宗教”里,我们是出于惧怕而遵循神圣的标准,因为我们相信,如果我们不顺服上帝,就会失去上帝在今生和在永恒里所要赐给我们的福分。然而在“福音”里,我们的动机是感恩,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已经因基督而接受了上帝所赐的福分。道德主义者是被迫顺服上帝,其动机是害怕被上帝拒绝;但基督徒则是急于去顺服,其动机是要使他喜悦,并且是要模仿那位连生命都为我们舍去的主耶稣。
另一个差别是和自我身份与自尊有关的。在“宗教”的架构里,如果你感觉自己的生活达到了你所选择之宗教的标准,你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很鄙视那些没有走在正路上的人。这个情况对任何一种宗教的信徒都是真的,不论你选的宗教是属于比较自由的(此时你会觉得自己比那些偏执和心胸狭窄的人优越),还是比较保守的(此时你会觉得自己比那些道德低落或不敬虔的人优越)。但是如果你的生活没有达到标准,你就会充满自责,心中感到更深的罪恶感,还不如没有信上帝或没有加入宗教之时。
福音使我看自己合乎中道
当我个人对福音的真义还没有掌握得很好时,我对自己的看法常在两极之间摇摆。当我的表现——包括学业、专业成就和人际关系——达到标准时,我就会充满自信而不谦虚,骄傲而没有同情心地对待那些失败的人。可是当我的表现没有达到标准时,我就会失去自信心,卑下地以失败者自居。
然而后来我发现,在福音中包含着可以建立独特自我身份的资源。我知道虽然我有许多软弱瑕疵,可是只要我承认它们,我就能因恩典而在基督里被接纳。
基督教的福音乃是这样:我有如此多的瑕疵,以至于耶稣必须为我死;我是如此地被爱和被珍惜,以至于耶稣乐意为我死。
因此之故,福音就同时能使人有深刻的谦卑和深厚的自信,它也同时能去除人的妄自尊大和自责自弃。我不会对任何人有优越感,我也无须向任何人证明些什么;我不会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,也不会看自己少于所当看的。相反,我是更少地想到自己,我不需要常常注意自己——注意我做得好不好,或是别人有没有看重我。
基督徒的身份基础不在于品格
“宗教”和“福音”还有另一个基本的差别,那就是如何对待异己,就是那些在信仰及其实践上与自己不同的人。后现代的思想家明白,排斥异己——就是排斥那些将自我的重要性建立在其他价值或特质上的人——会帮助我们建立和强化自我。我们借着指出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,来定义自己是谁;借着贬低其他族裔、信仰和特质的人,来支撑自我的价值感。
然而“福音”却为我们的自我身份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础,可以借之达到和谐而公义的社会。一位基督徒的价值感并不是从排斥别人而产生,而是从主耶稣而产生,他为了我而被人排斥。他的恩典使我谦卑,深过“宗教”所能做到的(因为我的瑕疵太多,所以完全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来救自己);他的恩典又使我得到肯定,强过“宗教”所能做到的(因为我能够完全肯定上帝是无条件地接纳我)。
这就表示我不能鄙视那些与我不同、还未相信上帝的人:我的得救不是因为自己具有正确的信仰和合乎信仰的行为,而那个不信或信错的人,可能在许多道德行为上还远胜过我。这也表示我不需要害怕任何人:我不需要因为害怕别人的能力、成功和才干与我不同,就失去了安全感。“福音”能使人脱离过度敏感、自我保护,或感到必须要批评别人。基督徒之自我身份的基础不在于别人肯定我是一个好人,而在于上帝在基督里看我是有价值的。
福音信徒知道宗教生活的前提错误
“宗教”和“福音”在处理人生问题和苦难上也有不同的方式。崇尚道德主义的“宗教”会使它的信徒相信,如果他们能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,上帝(和其他人)就应该尊荣和偏爱他们,他们就应该有一个不错又快乐的人生。然而,如果他们的生活开始出了问题,这些道德主义者就会非常生气沮丧。他们可能会对上帝(或“老天爷”)发怒,因为他们自认为比别人好,所以应该有比较好的生活;他们也可能会对自己发怒,无法挥去一种感觉,就是他们不应该过这种生活,或他们没有达到某种标准。
然而“福音”可以使人在生活出问题时脱离这种苦毒、自责和绝望的漩涡;“福音”的信徒知道“宗教”最基本的前提——只要你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,你就会万事顺利——是错误的。耶稣是所有人类中道德最崇高的,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贫穷、被拒、不公,甚至被虐待。
福音能使生命产生完全而根本的改变,但是基督徒常常忽略去运用福音中的这些资源,来活出他们能够在基督里活出的人生。亲爱的读者们,认清“福音”和“宗教”之间有根本上的不同是十分重要的。
基督教的基本信息和其他宗教的假设,二者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。所有其他主要宗教的创始人在本质上来说都是教师,不是救主——他们的教导是说:“你们要这样、这样做,就会找到那一位圣者。”但耶稣在本质上却是救主,而非教师(虽然他也是教师)——耶稣的话是说:“我是来找你的那一位圣者,我要为你做那些你自己做不到的事。”
基督教信仰的信息是:我们不是因自己所做的事得救,而是因基督所做的事得救。因此基督教不是宗教,也不是非宗教;它是一种包含一切的信仰。
(摘自《为何是他》,上海三联书店,2017.04)
宗教与福音的对比
(摘自《教会》杂志第26期,提摩太·凯勒《恩典更新》一文。)
宗教 | 福音 |
我顺服,所以上帝接纳我。 | 上帝通过基督接纳我,所以我顺服。 |
动机是恐惧和没有安全感。 | 动机是感恩和喜乐。 |
我顺服上帝,好从他那得到什么好处。 | 我顺服上帝好得到上帝-以他为乐,像他一样 |
当我生活的环境出现问题时,我对上帝和自己感到愤怒,因为我和约伯的朋友一样,认为好人理所应当得到上帝的青睐,过上好生活。 | 当我生活的环境出现问题时,我痛苦,但我知道我一切的罪罚都落到耶稣身上,他允许这一切发生是为了炼净我,他且要在这试炼中对我施以父爱。 |
别人批评我时,我感到愤怒,天都塌下来了。因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当好人。任何东西,只要威胁到这个自我形象,都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加以摧毁。 | 别人批评我时,我觉得不舒服,但我是否把自己看作“好人”并不是最重要的事。我的身份并不是基于我自己过去或现在的表现,而是基于上帝在基督里爱我。我成为基督徒是通过明白这些真理;所以我在基督里可以接受批评。 |
我的祷告主要是祈求,当我在困境中时,祷告比较多。我祷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环境。 | 我的祷告主要是赞美和敬拜。我祷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他同在。 |
我对自己的认识是在两极摆动的。当我达到自己的标准时,我感觉有自信;然后就骄傲,不同情跌倒的人。当我达不到自己的标准时,我感觉自卑,没有自信——我感觉自己是失败者。 | 我不把自己看作一个道德上的成就者。在基督里,我既是有罪的、失丧的,同时又是被上帝接纳了的。我是这么坏,以至于他不得不为我去死;而他是如此爱我,他为我去死乃是甘心乐意。这给了我更深的谦卑和更大的信心,我既不会自怜自艾,也不会自鸣得意。 |
我的身份和自我价值主要基于我努力工作,我是一个好人;所以我必然鄙视那些懒惰和不道德的人。我看不起其他人,感觉自己比他们优越。 | 我的身份和自我价值来自那位为他的敌人去死的上帝,他为了我而被从城市中驱逐排斥。我被拯救完全是出于他的恩典,所以我不能看不起那些信仰和行为与我不同的人。我成为今天的样子,完全是因为上帝的恩典。我不需要为自己辩白。 |
我指望靠自己的门第或表现来达到属灵状态的合格,我的心制造出各种偶像,也许是我的才能、我的道德记录、我的自律、我的社会地位等等。虽然我声称自己信上帝,但我绝对不能没有这些东西,这些是我的希望、意义、快乐、安全感、重要性所在。 | 我生命中有很多好东西——家庭、工作、属灵的约束等等——但这些好东西对我来说不是终极的。没有一个是必不可少的。所以当这些面临威胁或失去的时候,不会使我过于焦虑、痛苦或失望。 |
相关阅读:
橡果遇见凯勒,绝对是电光石火般的灵里共振!当他带着新书《为何是他》再次来到橡树,一句“在怀疑主义的时代,如何信仰?”是否引起你内心强烈的反响?不要犹豫,拿稿来说话!把你心中呼之欲出的想法写成文字发给我们吧!采纳后我们也会相应提供稿费。咱们橡树家的地址是:oaktree_amos@qq.com。
橡树人时刻在这里恭候橡果们!
微信号:oaktreepublishing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
购买凯勒新书,请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——